谢建阳律师
部落事务所创始人 专注法律服务20年 独创《争议解决七步法》

191 8203 1532

     全国服务热线

《民法典》来了,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改变?

 二维码

2020521日,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表决通过了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》,自202111日起施行。


01.《民法典》编纂历程

1954年第一次民法典起草开始计算,日前通过的《民法典》已经是新中国第六次编纂民法典,距今66

2014年,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决定加强市场法律制度建设、编纂民法典。参考多次修订民法典经验和教训,最终决定采用先总后分,分步进行先制定《民法总则》,再制定法典各编,最终完成整合。其中,《民法总则》2017年正式颁布施行,最终于2020完成《民法典》的编篡。

《民法典》形式上统一了民事法律部门的各个民事法律关系,极大的促进对法律的统一适用。王泽鉴表示:中国需要《民法典》作为基础,承担体系整合、理念宣示的基本功能,将使中国民法学界更加关注对现行法律的解释、适用,对中国法学的适用研究产生重大影响。

02.《民法典》印象

《民法典》由民法总则和各分编草案合体而来,包括总则编、物权编、合同编、人格权编、婚姻家庭编、继承编、侵权责任编及附则,共1260条。从规定基本规定的第一编开始至第七编的侵权责任,《民法典》将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农村、城市取得的成绩,用法典形式巩固下来,利用法学概念,形成了富有中国特色的民法体系。

《民法典》采用总分结构,存在着大量的法律要件和法律效果。将分则部分的共通因素予以抽取,高度抽象统一规定在总则编。整个民法典形成了一个有机的、相互联系的体系。

《民法典》基本保留了多年来单行法规婚姻法、继承法、合同法、物权法、知识产权法的实践经验,以解决生活中的具体纠纷为背景,形成解决问题的智慧结晶。比如:随着不动产交易日益发展,抵押物转让的物权关系和合同关系上的规则适用等。采取提取公因式的办法,最终形成民法典。

03.《民法典》不仅是裁判规范

长达6年的民法典编篡历程,许多值得讨论的立法问题经过反复讨论,最终作为法律编入法典。《民法典》并不仅仅与法律人相关,是裁判规范。更为重要的是,《民法典》是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

为方便人民群众的理解与适用,《民法典》走通俗化路线法学专业术语的通俗化表示一直是立法趋势。《民法典》以人为核心,通过(自然人、法人)、(不动产、动产、用 益物权、担保物权)、行为(合同、侵权等)三要素,成为人们日常的行为规范,《民法典》以命名的法典,事关每个切身利益。在《民法典》体系内,人与人、人与物、人与行为的关系,以权利、义务重新构建,并提供法律的解决方案。

《民法典》的实施,必将促进中国法治化进程。

  别让权利沉睡,打赢你的官司。



回复《民法典》,获取《民法典》全文。


文章分类: 离婚指南
分享到:

Law & Consulting Design

专业律师访谈,与律师心贴心距离

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—