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对离异独居生活的老人,历经黄昏恋后决策相互生活,为防止今后的家庭纠纷,两个人签定了一份资产“合同书”。这一纸协议书消除了子女们的顾虑,一年来,老人的二婚生活“理所当然”。
南京市群众阮老先生2020年八十岁,她的新老伴熊女士2020年66岁,一年前她们融合在一起,住在白下区文昌宫住宅小区一幢旧式房子里。
房屋在二楼,住房面积80好几个平方米。阮老先生原先在浙江省工作中,老伴也是浙江人。1986年她们都离休了,就返回南京市来居住。04年一月,77岁的老伴过世。
阮老先生说,在了解熊女士以前,他见过几个女士,但觉得另一方都不宜自身,遇到熊女士后,他拥有“一见钟情”的觉得。一旁的熊女士说:“我原先的老伴是个专家教授,二零零三年患心肌梗塞过世的,以后,因为我一直在寻找老伴,阮老师我非常令人满意的。我们是老人了,相互信任也不必那麼长期,历经一个多月的谈恋爱后,大家就决策一起生活了,我的子女对于此事沒有建议。”
相互生活,对老人而言并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阮老先生说,当他跟子女们商议二婚一事时,子女们非常高兴爸爸能有一个人照料,但对资产难题存在焦虑。实际上老人也在为小朋友们考虑,他不愿让自身的小孩刁难,就跟熊女士商议,事前把该说的事说清晰。熊女士十分了解他的情绪,表明自身仅仅为了更好地找一个老伴,身外物一概不追求。04年4月12日,俩位老人立过了一份协议书:兹有阮××与熊××同意同居生活于文昌宫×号二楼阮的住宅里相互生活,其目地是有一个生活爱人,二人在生活上互相关注,互相照料,安享晚年,生活费由二人同意协议书处理,彼此均不可对另一方资产(包含动产抵押和房产)造成占据冲动和个人行为,专此协议书。后边是彼此的手写签名和时间。
现阶段,这张协议书一式2份,二位老人储存一份,另一份由阮老先生的闺女储存。熊女士说,拥有这一份协议书,大伙儿交往起來就没有了阻碍,阮老先生的子女们对她也很尊重。如今,阮老先生每个月从退休养老金里取出一千元做为二人的生活费,要是不狂风暴雨,她们都骑单车四处玩,南京市美味、玩的地方都被她们踏遍了。
据统计,老人二婚,大多数为继承遗产难题遇到来源于子女的摩擦阻力,有的因而对婚姻生活望而生畏,有的即便二婚了也要提出分手。而“婚前协议”,既可防止家庭纠纷,处理子女的顾虑,也可管束另一方的欠佳主观因素,使老人二婚真实能做到“老有一定的伴”之目地。
|